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王超明的办公室很有国际“范儿”,一张高挂的世界地图上,标红了一大片国家和地区,有伊拉克、阿曼,有乍得、印尼,有加拿大、巴西……短短三年,公司的油田化学药品和技术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攻城略地”,战绩不菲。
要问诀窍,王超明说,除了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总公司“走出去”的步伐,站在基层的技术坐标上来看,还得益于两个奥妙——纵轴上,技术人员敢于向市场“闯荡”,成就了业务拓展的新格局;横轴上,由于公司专家深入一线“操刀”,十拿九稳打开了海外新天地。
敢于“闯荡”成就新格局
王超明说,在项目运作初期,一没经验,二没人员,三没底气,害怕“走出去”与国际知名大牌公司同台竞技。
但在公司领导鼓励下,一帮技术人员走向海外,积极参与全球项目的小试、中试和大试,每一个问题不留后患,每一个项目全过程跟踪,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
2013年,公司的油田化学技术海外拓展打响第一炮,一举中标伊拉克米桑油田破乳剂项目。
2014年9月,跑了近一年海外市场,王超明终于在中东有了合同收获。接下来,他三赴伊拉克,拿下三个大合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美味,一群信念坚定、充满激情的技术年轻人勇往直前,不断摘下合同的“金牌”。截至目前,技术队伍初具规模,服务于全球多地。
专家“操刀”打开新天地
2015年底,海油发展北美区域的高志刚将一份招标文件发到了工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高照立的邮箱。这是加拿大尼克森长湖区块化学药剂的国际招标文件,信息显示,参与竞标的多是欧美知名化学药剂公司,而这次招标的化学品处理的是重质油砂开采油,不但技术难度很大,而且标准要求很高。
“一定要抓住开拓化学药剂高端市场的机会,必须想方设法将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应用到北美市场。”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内知名化学药剂专家李支文斩钉截铁地说。
接下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李支文主持并参与加拿大尼克森长湖区块的调研,以及技术评价、投标产品技术文件的制订等工作。由于时差原因,加拿大作业者对化学品的技术澄清会议定在北京时间凌晨三点,李支文连夜不眠不休,在线进行技术解答。
2016年5月,尼克森公司与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成功签订长湖区块化学药剂合同;11月,化学药剂批量出口,在长湖油田投用。中国海油的油田化学药品和技术,从国际实力雄厚的欧美竞标对手中强势胜出,挺进了北美市场。
(源自海洋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