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报告预测,全球天然气消费峰值可能于2037年到来。全球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总体来说,未来国际LNG 市场总体将呈宽松态势或者说供需宽松是大概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未来很长时间仍将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持续推进,输气管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保治理倒逼机制不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陆续出台,这些都将推动我国天然气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未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天然气利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现。
一是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按照“七年行动计划”要求,抓好增储上产。继续加强天然气资源勘探,努力增加探明商业可采储量;做好气田开发方案论证,努力降低开发成本,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储气调峰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 年采暖季前,全国储气能力达到234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7.2%,但仍远低于世界12%~15%的平均水平。供气的稳定性也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总体来讲,储气能力不足的短板依然突出,未来需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应急保供能力。建议借鉴荷兰格罗宁根大型气田应急调峰的经验,积极研究探讨优选规模整装高效气田作为调峰气田问题,即产能储备。夏季压产、冬季全力生产,既起到调峰作用,又延长气田开发寿命,提高冬季调峰保供应急能力;也有利于冬季用气高峰时抑制进口LNG价格的过快增长。
二是大力发展天然气生态产业链。市场受价格影响很大,“降本增效”迫在眉睫。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公平开放监管深入推进,气价将成为影响市场开发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气价“过山车”式波动极不利于天然气市场的开发,必须降本增效,提高与替代燃料的竞争性,打造天然气互利共赢生态产业链。
三是努力促进与新能源融合发展。随着风光等间歇性电源在电网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电力系统中灵活性电源的比例急需提升。气电具有运行灵活、可调节性强的优势,可以弥补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不足,同步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经济性、环境问题。因此,需要积极探讨努力促进二者融合协同发展。
四是加快天然气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在国际石油价格处于低价常态化震荡背景下,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道达尔、英国石油、壳牌、挪威石油等国际石油公司已将数字化纳入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导向。我国天然气产业也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步伐,这也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
五是努力降低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早日形成竞争性的勘探开发市场,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增加探明商业可采油气储量,提高开发效益;尽快解决“探而不采”问题,包括采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盘活存量资源;加大区块市场投放力度;加强输配环节监管,包括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及长输气管道、城市配气管道成本监管,努力降低输配环节成本。
六是建议考虑成立LNG采购联盟。资源和市场互为依存,从资源为王到市场为王是大趋势,资源国和供应商对向我国扩大LNG和管道气出口规模有很强期望,从国际生产商的天然气成本分析,降低进口气价谈是有空间和可能性的。我国要充分利用战略大买家市场地位,应考虑成立进口LNG采购联盟,统筹考虑LNG进口、研究LNG采购策略、降低进口气价,实施进口多元化、保障安全稳定供气、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