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做专业的油气咨询服务商

专注于石油行业领域

【新闻资讯】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资讯详情
中国启动首个千万吨级CCUS集群项目
2022年06月29日•新闻资讯

   6月27日,中国海油、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壳牌集团和埃克森美孚在中国北京、广州,英国伦敦,美国休斯敦四地以“线上+线下”形式共同签署大亚湾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简称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谅解备忘录四方将在评估技术方案、构建商业模式、明确政策支持需求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

   这是中国首个海上规模化(300~1000万吨)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也是中国海油积极推进“双碳”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CCUS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再利用和封存,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根据规划,上述项目第一阶段达到二氧化碳封存量为300万-500万吨/年,减碳效果相当于植树2700万-4500万棵;第二阶段力争实现二氧化碳封存量达到500万-1000万吨级。项目将通过捕集装置,收集大亚湾区各企业在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压缩后以管道等方式,输送到附近符合条件的海域进行封存或地质利用。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与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壳牌集团首席执行官范伯登,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德伦分别以视频方式致辞。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海炼化董事长、党委书记周立伟出席。

   张虎表示这次广东与三家企业签订谅解备忘录,在全国率先研究推进千万吨级CCUS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将国际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引入广东,必将有力地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助力广东省实现“双碳”目标。CCUS作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广东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低碳零碳负碳产业布局的重点支持方向。汪东进表示,中国海油研究编制了“双碳”行动方案,提出公司力争“2028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并通过实施海上岸电工程、发展新能源产业等举措,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国海油、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壳牌集团和埃克森美孚四方代表共同签署大亚湾区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谅解备忘录。大亚湾区海上规模化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将为我国大规模开展CCS/CCUS项目建设提供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数据,打造CCS/CCUS全链条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为助推中国负碳产业“弯道超车”、促进我国CCS/CCUS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和产业能力快速成长提供重要动力。今年年初,壳牌发布《中国能源体系2060碳中和报告》(下称《报告》)称,中国地下碳封存量预计可达2.4万亿吨,仅次于美国。目前中国有40多个CCUS试点项目,总封存量300万吨。

   其中许多项目是与提高石油采收率相关的小型开发项目。未来40年,这些项目的规模需要大幅扩展。《报告》称,2060年在净零排放能源体系中,中国每年需要捕集并永久封存13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未来40年中国CCUS的封存量需要提高400倍以上。《报告》认为,目前CCUS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创造条件来支持利益相关方投资建设大规模设施,尤其是作为工业脱碳解决方案的CCUS设施。壳牌表示,短期内,政策上需要为捕集技术商业化提供支持;发展碳运输基础设施,例如短途货车、铁路和驳船,以及长途航船和管道。从长远看,中国通过将CCUS技术整合到产业集群和港口发展中,有可能实现大规模减排。这对于一些较难实施减排的工业部门尤其重要。今年1月29日,中石化在建的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全面建成中交。
电子情报信息
  • 《石化科技周刊/报》
  • 《石油公司周刊/报》
  • 《石油要闻周刊/报》
  • 《石油科技周刊/报》
  • 《天然气市场周报》
  • 《油气管网观察》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石油周刊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   企业展厅   |   油价信息   |   展会信息   |   投稿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电话:010-63822758
E-mail:jd@cpptn.com.cn

扫描进入手机站

(c)2007-2025 cppt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