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和燃料的禁令迫在眉睫,油轮需求——尤其是冰油轮需求——持续攀升。
•八月初,成品油油轮的平均利润跃升至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自此,利润或将持续增加。
•全球燃料市场紧张,加之油轮价格飙升,通胀担忧只增不减。
能源短缺的新时代下,能源运输方面往往受到忽视。自欧盟今年春季制裁俄罗斯以来,油轮需求持续提升。随着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和燃料的禁运生效,未来数月这一上升趋势将加剧。
本周,彭博社(Bloomberg)报道称,禁运将于12月初对原油生效,明年二月对燃料生效。航运公司竞相在此之前获取尽可能多的冰级油轮。
报道指出,这些船只对于向非欧洲地区持续运输俄罗斯石油和燃料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欧盟无法继续购买船只,尽管欧洲买家正在囤积俄罗斯石油和燃料以应对禁运。
俄乌冲突与欧盟对此的反应极大刺激了全球油轮市场。同时,碳氢化合物的运费大幅提升。
8月,大宗商品基金Svelland Capital的创始人Tor Svelland告诉CNBC,自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油轮需求飙升,并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强劲,主要是因为供应极度有限。
过去几年没有建造油轮,这并非该行业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因此供应可能持续紧张,从而推高石油和燃料的运输成本。
事实上8月初彭博社的再次报道称,全球油轮市场出现了20多年来最强劲的需求。报道援引克拉克森研究服务公司(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s)的数据称,截至8月8日的两周内,成品油油轮的平均利润已跃升至40万美元,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可能会更高,而且随着未来几个月燃料需求超过供应,这个数字将继续上升。燃料市场已经吃紧,但随着欧盟对俄罗斯的燃料禁运生效,它会变得更加紧张,进一步加剧对有限的油轮船队的竞争。
丹麦航运公司Torm在彭博社援引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从2023年2月起对俄罗斯石油产品的禁令将引发石油贸易生态系统的重新调整,部分贸易调整已经开始。”
此次重新调整不仅需要更多油轮将俄罗斯燃料和原油运送到欧洲以外的目的地,还需要更多油轮从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向欧洲供应石油和燃料,其中很可能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地,这些地方将俄罗斯原油加工成燃料,然后出口到欧洲等地。
除了预期中的油轮市场吃紧(这将对燃料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以外,全球燃料市场也面临吃紧,并可能在未来几年持续如此。
据路透社援引标准普尔研究的一篇报道,原因是全球炼油产能创纪录下滑, 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期间,日产能下降380万桶。
在炼油产能萎缩的同时,燃料需求却增加了560万桶/天,与基于炼油产能的供应形成了相当大的缺口。根据标准普尔的研究,除非出现延期,否则很可能明年年底前将有约200万桶/天的新炼油产能投产。
由于炼油商怀疑能源转型的推动会在不久的将来将潜在的新炼油厂变成闲置资产,因此产能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燃料的负担能力和可用性都不容乐观。据彭博社报道,随着欧盟石油和燃料禁运生效,俄罗斯将转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客户。欧盟本身将需要从中东、美国、印度和中国等地获取燃料。
由于供应紧张,这必将增加燃料价格的溢价。不难想象的是,从俄罗斯进口燃料的国家,如两个亚洲巨头和沙特阿拉伯,可能会选择像中国对待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那样:高价转售给欧洲。
与此同时,美国自身也面临着燃料库存的限制,尤其是中等馏分油、柴油和航空燃料的库存。这对欧洲来说意味着,它期望从美国获得的以更高燃料出口形式提供的帮助将是有限的:根本没有足够的柴油燃料可供出口。这可能会进一步推高今年冬天的燃油价格。
随着全球努力抗击通胀,油轮和燃料之间的关系将在今年冬天提高燃料价格。油轮和燃料于这场战斗并无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