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做专业的油气咨询服务商

专注于石油行业领域

【新闻资讯】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资讯详情
海上采油 海底存碳:国内首个示范工程在南海投用
2023年06月06日•新闻资讯

澎湃新闻获悉,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当天上午9时30分,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以初期每小时约9吨的速度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底地层800多米的咸水层中。

据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常红介绍,二氧化碳回注的地层具有“穹顶”式的地质构造,该地质构造类似一个倒扣在地底下的“巨碗”,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于2022年12月投产,作业水深约80米,所在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过7000吨。恩平15-1油田伴生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仅对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还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海油恩平油田总经理万年辉称,通过自主研发制造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自主设计实施我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首次发布海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预测封存量达2.58万亿吨。

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的投用,为未来“岸碳入海”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现实条件。中国海油已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

电子情报信息
  • 《石化科技周刊/报》
  • 《石油公司周刊/报》
  • 《石油要闻周刊/报》
  • 《石油科技周刊/报》
  • 《天然气市场周报》
  • 《油气管网观察》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石油周刊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   企业展厅   |   油价信息   |   展会信息   |   投稿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电话:010-63822758
E-mail:jd@cpptn.com.cn

扫描进入手机站

(c)2007-2025 cppt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