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 丹尼尔·耶金:标普全球副主席
丹尼尔·耶金:我很荣幸向大家介绍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博士。本次剑桥能源周会议的讨论内容是多维能源转型,而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能源转型比中国更关键、更重要。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的炼油公司,炼油能力达到600万桶/日,是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之一,也是最大的石化公司之一。因业务遍布62个国家,中国石化是一家国际化的国家石油公司,但我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中国石化是全球最大的绿氢生产商。赵先生,非常感谢您抽时间来到这里,非常荣幸您能来到剑桥能源周。
赵 东:非常感谢丹尼尔。我也很高兴来到这里,感谢您的邀请。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美国和欧洲有很大差异。去年,煤炭仍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占比55%;其次是石油占比略高于18%,天然气占比接近9%。反观10年前,煤炭占比比2023年高10.5%,所以我们的政府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我们预测,中国石油消费将在2026年达峰并维持较长时间,天然气消费将在2040年达峰,油气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油气消费在未来20年仍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也是我们与部分供应商签订液化天然气合同的原因,以丰富能源供给并支持中国经济增长。
丹尼尔·耶金:就碳排放承诺而言,中国预计何时达到碳排放峰值?
赵 东:我国政府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中国石化也是落实碳排放指标的主要践行者之一,将在脱碳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承担更多责任。因此,我们也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与政府目标同步,并试图在206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丹尼尔·耶金:中国在推进“双碳”过程中,将面临复杂严峻的考验,中国石化正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碳排放量?
赵 东:碳排放不仅是国内问题,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责任。正如其他石油公司现在所做的那样,我们也专注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S/CCUS)技术的应用。几年前,我们就已启动CCS/CCUS技术的研发工作。2021年,中国石化启动了百万吨级CCUS项目。这是中国最大的CCUS项目,我们希望通过CCUS技术来减少公司总体碳排放。
丹尼尔·耶金:请问你们有使用生物燃料吗?
赵 东:是的,生物燃料也是中国石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石化是第一家获得政府认可并将其用于航空商业化的公司。目前,我们在旗下一家炼厂建立了10万吨级的生物燃料装置。
丹尼尔·耶金:你们用什么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
赵 东: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们有设施,也有产能,原始材料的获取性是目前重点关注的地方。此外,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我们的一个尝试是与当地公司建立合资企业,他们收集废弃食用油,由我们进行加工处理。
丹尼尔·耶金:中国石化在绿氢方面有什么发展计划?
赵 东: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目前,我们生产和使用的氢气超过400万吨,占中国总量的12%。我们专注于两个领域,即氢气生产和运输。我们生产高质量氢气,然后利用加油站来加注氢气,目前中国石化已在中国建立128座加氢站,这一数字位居全国首位。
丹尼尔·耶金:这些加氢站主要是为卡车服务吗?
赵 东:是的,主要为卡车服务。中国试图建设氢能“走廊”,所以我们也是沿着这条“走廊”建设加氢站。去年,我们在中国西部完成了一个绿氢项目,年产量达到2万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绿氢项目。我们计划在中国内蒙古北部再建两个绿氢项目,并将建一条长途氢能管道,还将在管道沿线建加氢站,并为炼厂提供氢气。
丹尼尔·耶金:我们来谈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以及这对你们的业务意味着什么?
赵 东:我们也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感到惊讶。我记得2020年,我国每卖出100辆新车,其中只有4辆是电动汽车,但在2023年这个数字达到22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作为最大的炼油公司,关心的是汽油消费。面对这种快速的更替,我们要做好准备主动应对。我们有3.1万座综合加能站,现在已在这些加能站建设了6万个充电桩,但与所需充电桩总量相比,这一数字仍微乎其微。我们还有一个战略性计划,即在加油站、停车场、工作场所安装更多充电桩。此外,我们将对炼厂进行改造,将炼油产品转换为石化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以满足高品质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