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做专业的油气咨询服务商

专注于石油行业领域

【新闻资讯】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资讯详情
中国石油奋进“十四五”高质量迈向世界一流的实践探索
2025年01月15日•新闻资讯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向管理要高效

  改革,向市场要活力

  改革,向创新要未来

  改革,向开放要空间

  ·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

  能源保障和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中央企业与国民经济命脉紧密相连,发挥着国民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管党治党

  向前行,体现责任担当,更彰显党性修养

  向前行,既要靠传导压力,也要激发内生动力

  向前行,要有闯劲拼劲,更要挺起精神脊梁

  时光无言,实干有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年份。中国石油牢记重大嘱托,当好标杆旗帜,超额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阶段任务,荣登“全球品牌价值500强”国内油气行业榜首,一批经营指标在2023年高基数的基础之上再创历史新高,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在奋楫笃行中书写华章——这一年,中国石油把改革摆在突出位置,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矢志不渝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油”争“气”,主营业务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能力更强。

  在惊涛骇浪中挺立潮头——这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形势、交织叠加的矛盾问题,中国石油将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举旗定向中乘势而上——这一年,中国石油在“政治体检”中自我革新、强筋壮骨,队伍内生动力持续迸发,百万石油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回望2024年,时间洪流倒映的,是中国石油一往无前的拼搏姿态,是中国石油处处涌动的发展热潮,更是中国石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铿锵脚步!

  1.统筹“稳”与“进”

  2024年,中国石油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突出功能性改革,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再谱新篇

  时代大潮中,石油巨轮澎湃向前,驶入“关键一程”。

  这是一段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航程。

  放眼外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审视内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能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仍在增多。

  这也是一个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刻。

  全面深化改革迎来又一个重要年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

  能源转型进入“关键节点”。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10周年,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显著加快。中国石油勇当能源革命推动者、引领者的使命责任更加重大。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中国石油应当如何应对风险挑战、履行职责使命?如何推动能源转型、勇闯改革深水区,扛起国资央企的“关键担当”?

  “要紧紧围绕‘牢记重大嘱托、当好标杆旗帜’,着力国家所需,认真落实党组和董事会的决策部署,加强统筹、把握关键,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集团公司2024年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这样强调。

  国之所需,企之所向。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突出功能性改革,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鲜明取向。中国石油全面提升多元化能源资源供给能力,为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能源保障和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这一年,中国石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之以恒实施资源战略,油气保障量首破5亿吨,油气产量当量再创新高,新能源发展按下“快进键”。能源“粮食”仓满廪实、品类丰盈、绿能奔涌,折射出中国石油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首要责任,全面提升多元化能源资源供给能力的奋进姿态。

  一份份油气储量产量再攀高峰的捷报,书写着端稳端牢能源饭碗的生动实践。

  突破万米大关!2024年3月4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传来喜讯——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大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这是中国石油开辟增储上产新阵地的缩影。

  高扬勘探“龙头”,中国石油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新区新领域勘探取得6项重大突破和10项重要发现,油气储量替换率稳定提升;坚持效益开发,主力油气田捷报频传,10个老油田“压舱石”示范工程全部超产,国内油气产量当量再创历史新高,全面超额完成“七年行动计划”,稳产保供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

  随着资源劣质化程度加深,勘探开发对象持续向“非、深、难”转变,中国石油持续开拓新领域,我国首个百万吨油气当量煤岩气田——大吉气田建成投产,长庆油田页岩油藏开发指标逐步从“非常规”向“常规”靠拢,“超深层”“非常规”从属于未来的战略接替资源,化为如今沉甸甸的效益产量。

  一项项能源合作旗舰工程,不断拓宽海外能源保供的大通道。

  持续“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中国石油内联外合、击水五洲,33个海外项目产量超计划运行,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连续第6年突破1亿吨,进一步巩固“三个1亿吨”历史性格局,年国际贸易量保持5亿吨以上规模,为提升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韧性打下雄厚基础。

  一个个落地开花的新能源项目,让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中国石油全力以赴增加“能源总当量”,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发展,“油气热电氢”格局逐渐形成。一年来,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增长超50%,风光发电量实现翻番,大庆油田“像抓油气业务一样抓新能源”,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比2023年扩大6倍;塔里木油田全年生产绿电13.5亿千瓦时;吉林油田通过CCUS技术打造出一个个“零碳”场景,“绿色中国石油”画卷徐徐铺展。

  中央企业与国民经济命脉紧密相连,发挥着国民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回望不平凡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总结。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中国石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健全推动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夯实“稳”的基础。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石油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油气两大产业链保持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经济增加值连续4年保持正增长,实现经济效益继续位居央企第一方阵前列。

  聚焦重大工程,中国石油全力服务国家战略项目建设,西三线、西四线等互联互通项目顺利建成,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乙烯等项目加速推进,扩需求、增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做足“链”上文章,广东石化、四川石化以企带“链”,一条条管廊穿出产业集群,激活相关产业发展动能,国有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鼓足“进”的势头。中国石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布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从高端沥青、针状焦等“产品巨人”破浪市场,到吉林石化、广西石化紧扣“减油增化”转型升级,炼化业务结构加速调整,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新材料产量连续3年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突破200万吨。从宝石机械高端海洋装备支撑“梦想”号逐梦深海,到“绿电锅炉”、储能系统等绿色产品崭露头角,装备制造业务奏响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声”,发展“质”与“效”稳步提升。

  “顶梁柱”,是骨干力量、依靠力量,是对使命的矢志追求和对责任的坚定担当。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中国石油始终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首要责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石油铁军。

  2.把握“变”与“新”

  2024年,中国石油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出新气象、改出新局面,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重治理、提效能的步履更加有力

  “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集团公司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戴厚良董事长对中国石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目标明确,行动有方。新征程上,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破解公司“两大突出矛盾”的新要求等挑战,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要求我们,围绕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加快构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以更好的治理效能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没有改革,体制机制的“坚冰”难以融化。聚焦发展所向,过去一年,中国石油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紧锣密鼓、好戏连台。

  改革,向管理要高效——

  对中国石油来说,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在冗员多、包袱重、专业化不强、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国企通病面前,如果不大胆地改,就是“抱残守缺”,自然达不成高效的管理。

  路就在脚下,关键是要通过变革打通道路。剑指体制弊端,中国石油进一步优化完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以“三级管理”为主的体制架构逐步健全,各治理主体、各管理层级有序运转,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一体运作、分工协作迈出坚实步伐。

  改与不改,大不一样。2024年11月,大庆钻探揭牌成立,这次专业化重组,成为中国石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回望2024年,从建立化工销售一体化运行新体制,到蓝海新材料项目开工,再到调整设立昆仑物流,通过深化事业部制改革、强化主责主业管理和内部整合重组,中国石油推动重点业务领域轻装上阵、协调发展,助力历史问题有效化解、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现代化治理成效进一步凸显。

  改革,向市场要活力——

  2024年,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变化牵动人心:成品油需求萎缩,专家预计全年成品油消费量同比下降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大关,LNG重卡销量一路狂飙,新能源汽车和LNG重卡的替代不断加速。

  达峰提前到来,油市迎来拐点,何以应对?拉满市场化经营“风帆”,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成为关键所在。

  以市场为导向,中国石油践行“24字”营销工作方针,重塑产炼销链条的逻辑,让生产与市场同频共振、良性发展,同时加快建设现代市场营销体系,进一步推广阿米巴经营模式。从上海销售打造“充电+”服务场景并建设站外充电场站,到内蒙古销售在交通枢纽等关键区域布局LNG网络,各销售企业做好市场分析、市场研判,积极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成为员工们的共识。

  除了做强市场营销,中国石油还不断优化内部关联交易结算机制,完善甲乙方结算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以发现储量价值为基础的内部市场化交易流转和考核机制……随着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石油用市场化手段充分激发发展活力,一年来,成品油销售市场份额稳定提升,天然气、化工品销量创历史最好水平,更好地服务了客户,并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贡献出力量。

  改革,向创新要未来——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中国石油实际,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优化科技条件平台布局,到科技重大专项破浪起航,再到牵头组建多个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一年来,中国石油大刀阔斧,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藩篱,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

  得益于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纵深开展,中国石油2024年的创新成绩单分量十足:“两宽一高”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正式发布,“万米深地科探和油气资源勘探工程”入选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首批项目清单,大集中ERP成功完成首批单位全业务链上线验证……

  实践告诉我们,改革越是深入推进,创新之泉越会充分涌流。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厚植支持全面创新的沃土,推动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推动“数智中国石油”不断向前,必将赋能公司治理,为中国石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注入澎湃动力。

  改革,向开放要空间——

  “携手迈向绿色可持续的能源新未来!”这是2024年11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暨签约仪式上,戴厚良董事长向来宾们发出的倡议。

  “希望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这是2024年7月举办的驻华使节“步入中国石油”活动中,参加活动的代表们发出的共同感慨。

  这样的话语催人奋进,这样的感受最为真切。过去一年,中国石油着力高水平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海外业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优化海外大区公司布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高水平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就是要把开放的蛋糕做大,把合作的清单拉长,在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中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正式投产,东方物探等企业拿下多个“国际大单”,参与世界石油理事会、IGU、OGCI等行业组织事务……时间轴上,留下了中国石油勇当“一带一路”筑梦先锋、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一个个瞬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石油正与全球合作伙伴奏响“最美和声”,绘就高水平开放新图景,开辟高水平开放新空间。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一年回望,从管理体制改革到运行机制改革,从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到高水平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中国石油于变局中开新局,改革落点扎实有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我们清晰地看到,只有将体制机制改革进行到底,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才能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才能在具有中国特色、与石油行业特点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新的日子里,中国石油体制机制改革的“精彩故事”,仍将继续上演。

  3.抓好“知”与“行”

  2024年,中国石油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管党治党,更广更深落实“三能”机制,光大了石油精神,展现了石油担当,汇聚起百万石油员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一年来,中国石油广大干部员工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争做敢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行动派、实干家,精神面貌愈发昂扬,必胜信念愈发坚定,队伍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向前行,体现责任担当,更彰显党性修养——

  “严”是党与生俱来的内在禀赋,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过去一年,中国石油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严格标准选干部、配班子,健全管党治党责任体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石油人“听党话、跟党走”的底色更加鲜亮。

  这是一次凝心铸魂的“思想洗礼”。中国石油健全完善“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全系统举办读书班6400余期次,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培训5700余次,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3.2万余场次,理论学习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这是一次直面现实的“集中净化”。“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现实教训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时刻‘慎独’,才能独善其身。”……通过旁听受贿贪污等典型案件庭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前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理解体会更加深刻,自觉做到了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

  党纪学习教育没有休止符,只有持续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坚强组织保障。

  向前行,既要靠传导压力,也要激发内生动力——

  在全局上谋势,在关键处落子。过去一年,中国石油不断释放“三能”机制成效,有效调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干部能上能下,发展更有奔头。从分层分类落实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到推动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从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到推进“百名企业家”培养工程……中国石油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转型发展后劲,培育稳增长的动力引擎。

  员工能进能出,发展更有劲头。坚持优结构与提劳效相结合,中国石油合理控制员工规模,积极构建与业务发展匹配统一、协调联动的用工总量调控机制,员工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坚持促盘活与激活力相结合,中国石油统筹优化存量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员有序流动,激发了队伍活力。

  收入能增能减,发展更有盼头。“当了30多年采油工,没想到还能闯市场、干采气,收入涨了一大截。”从东北平原到黄土高原,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的韩守江收获满满。2024年,辽河油田持续加大外闯市场员工奖金激励机制,对9000余人进行转岗赋能培训,人均劳动生产率再创新高……中国石油各企业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员工队伍与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第一资源”充分涌流。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如今,中国石油广大干部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企业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改革发展之路。

  向前行,要有闯劲拼劲,更要挺起精神脊梁——

  全面深化改革大潮迭起,如果没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进取精神,没有恪尽职守、夙兴夜寐的敬业奉献,怎能打好改革这块铁、走好发展这步棋?

  精神的种子里,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基因,更标定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

  回首看,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承载着我国石油工业波澜壮阔的创业史、感天动地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具有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抬望眼,从开展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座谈会暨第七届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论坛,到召开“延安精神·石油魂”学习研讨会,再到开展纪念“工业学大庆”6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中国石油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百万石油人继续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传承“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优良传统,将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4年9月,第二届“感动石油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中国分层开采工艺和化学驱油技术先驱王德民,呕心沥血托举大乙烯梦想的张来勇,精细打磨近10万个岩片的李裕杰……一个个“感动石油人物”,是石油铁军中的杰出代表,如同熠熠星光,激励我们奔赴前方。

  这一年,中国石油广大干部员工沿着铁人的足迹奋勇前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危急时刻逆行而上,切实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中挑重担、打头阵。

  难以忘记,在贵州习水“梧桐山”、西北边陲吉木乃、“生命禁区”西藏双湖等乡村振兴主战场,石油人脚下沾泥土、肩上扛责任,与当地群众守望相助、携手攻坚,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难以忘记,在抢险救灾第一线,长庆油田救援队在宝鸡抗洪排涝救灾中连续鏖战,西藏销售与昆仑物流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往灾区,诠释出大国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难以忘记,兰州石化、河南销售等石油企业倾情服务“三农”,深度参与农民春耕、夏耘、秋收种植全过程,积极组织农业用油资源和各类农资产品,为“希望的田野”加油助力。

  …………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今日种种,皆成新我。“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已然到来,志不改、道不变,中国石油定能以善作善成的信念、坚如磐石的定力、闯关夺隘的斗志,在爬坡过坎中再过一山、再登一峰,在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电子情报信息
  • 《石化科技周刊/报》
  • 《石油公司周刊/报》
  • 《石油要闻周刊/报》
  • 《石油科技周刊/报》
  • 《天然气市场周报》
  • 《油气管网观察》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石油周刊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   企业展厅   |   油价信息   |   展会信息   |   投稿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电话:010-63822758
E-mail:jd@cpptn.com.cn

扫描进入手机站

(c)2007-2025 cppt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