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3日报道,世界天然气价格“西高东低”,欧洲天然气价格变得高于亚洲。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计算的欧洲天然气指标、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下月交付)10日一度升至每兆瓦时58欧元以上,达到2023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与2024年底相比高出20%。
个中原因是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与气候温暖的过去两年相比,现在气温较低,供暖需求增大。去年11月以来,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构成中占比较高的德国等国频繁出现既不刮风也不出太阳的天气,不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大了发电用天然气的需求。
1月,欧洲27个国家经由输气管道进口的天然气量降至16个月来的低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8%。俄罗斯经由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因2024年底合同到期而中断,这也产生了影响。
天然气库存也急剧减少。据行业协会欧洲输气运营商协会透露,截至10日欧盟天然气库存已降至48%,低于50%。为应对冬季需求,2024年11月已将库存增至全满状态,但现在消耗不断增多。
亚洲市场液化天然气价格则在回落。如果换算成相同单位,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已高于亚洲液化天然气。
过去,亚洲天然气价格通常比欧洲高。因俄乌战争爆发,俄罗斯供应给欧洲的天然气急剧减少,2022年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大幅高于亚洲。2023年以后亚洲天然气价格回到高于欧洲价格的状态,但是今年以来情况正明显逆转。
欧洲天然气价格高企很有可能影响到亚洲。这是因为两个市场的价格差扩大,容易导致原计划运往亚洲的液化天然气被高价转卖到欧洲。欧洲Kepler数据公司首席分析师片山刚表示:“今年1月有9艘原本运货到亚洲的液化天然气船改为运往欧洲。过去3年同期这种情况仅为1至3艘,今年却异乎寻常地增多。”
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采购竞争在春季之后也可能不会结束。国际能源机构天然气分析师白川裕预测,“截至3月底即今年冬季需求期结束,欧洲的天然气存储水平将低于40%”。
欧洲到今年11月要达到90%的天然气存储目标,在春季以后也须以高价将液化天然气从亚洲吸引过去。
如果欧洲企业不惜资金采购天然气的动向增强,以亚洲为中心,全球各地可能再度受到天然气价格飙升的影响。发电燃料大部分依赖进口的日本也须防范价格飙升的风险。
另据德国《商报》网站2月12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再次为天然气价格设定上限。由多个团体联名写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一封信泄露了这一消息。
据悉,新的天然气价格上限可能成为“欧盟清洁工业协议”的一部分。该协议是一份旨在加强气候保护和竞争力的工业计划,将于2月26日公布。
欧盟之所以考虑限价,是因为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在欧洲的期货交易所里,天然气涨价达到两年来的最高点。在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天然气期货交易价最近达到了每兆瓦时约55欧元。这意味着,仅在过去3个月,天然气就涨价约30%,价格为美国亨利中心交易价的4倍。
天然气涨价的原因之一是寒冬增加了供暖的用气需求。此外,由于乌克兰自今年年初起不再允许俄罗斯天然气过境,所以目前俄罗斯天然气没法再通过管道输入东欧。欧洲能获得的廉价天然气因此骤减。
2022年,天然气价格曾因乌克兰战争和俄罗斯输气管道停止向欧洲供气而暴涨。当时欧盟就曾出台天然气限价政策。该政策规定,如果天然气价格连续3天超过每兆瓦时180欧元,就启动限价机制。但这种情况从未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