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时节,沙特波斯湾沿岸气温陡升,随着阵阵沙尘袭来,十建公司承建的沙特马赞项目93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施工进入冲刺阶段。
面对紧张的工期和严峻的安全管控压力,该公司沙特马赞工程项目部认真排查施工风险隐患,采用可视交底+应急演练、手机软件+视频监护、管理创新+提升工效的“三重防护”,构筑起波斯湾沿岸工程建设的安全堡垒。截至目前,93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施工已累计实现160万安全人工时,项目建设正安全、优质、高效推进。
“可视交底+应急演练”
风险隐患提前找
“12.2米处钢结构平台面临起重吊装、管道焊接、电缆敷设、防腐保温等4个专业的交叉施工,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概率大,要提前做好排查。”4月12日,在沙特马赞项目93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主管廊底下,项目部安全环保工程师穆罕默德·卡西米正在为刚进入现场的15名巴基斯坦籍参建员工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对即将开始的钢结构安装进行安全风险隐患分析。
可视交底是项目部提前预判施工风险隐患、筑牢安全管控防线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管理人员在开工伊始,就根据施工方案制作各专业施工作业的三维立体动画,并辅以相关的安全事故视频,对各作业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进行标识说明,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管控,为实现“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用三维动画和事故警示视频进行安全可视交底,让我们在施工作业之前就知道风险隐患的藏匿之地,做到提前预判、提前排查、提前防范。”印度籍起重工索科对可视交底十分认可,将其称为防范风险隐患的“预防针”。
为提高全员风险隐患排查能力,项目部相继开展预防高处坠落、起重吊装、密闭空间、火灾消防等多场次安全应急演练,让员工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硫黄回收装置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已经组织1200人次安全应急演练,中外参建员工参与率达到100%。
“‘可视交底+应急演练’让安全管控防线更牢固。”项目部安全总监韩海峰深有感触地说。
“手机软件+视频监控”
风险隐患无处逃
4月13日清晨,收到手机安全管理软件发来的“风险隐患整改通知单”,项目部安全部长李丕显迅速赶往大型设备安装施工区域,协助中外参建员工排查起重吊装风险隐患。1小时后,他从手机收到“设备安装风险隐患整改完毕通知单”,并附有详细的整改过程和图片影像资料。
“原先从发现风险隐患到整改完毕需要半天以上,自从安装了安全管理软件,现场排查效率提高近3倍,精准度也大为提升,而且及时保存全过程资料,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李丕显看来,安全管理软件有助于实现风险隐患排查的闭环管理。
项目部利用安全管理软件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优势,将中外参建人员安全违章的视频、图片及整改措施传送到管理人员手机上,并在钢结构框架、大型设备、管道安装等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关键作业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并通过网络传送给安全管理人员,以便及时防范或整改。
“主管廊框架安全网出现破损,请在上午10点前整改完毕。”4月8日9点,卡西米的手机里正进行一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现场直播”。 20分钟过后,印度籍施工管理工程师库玛就接收到风险隐患视频和整改通知单,他迅速组织人员更换新的安全网。从发现风险隐患到彻底整改,仅用了不到1小时。
“管理创新+工效提升”
风险隐患全减少
“库玛,工程部对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创新方案进行了6次优化,工艺管道焊接技术创新有了新突破,10米以上的高处管道固定焊口数量比原施工方案减少了75个,高处作业风险隐患频率又降低了。”项目部主管施工安全的副经理刘松正在对施工技术管理创新方案进行讨论。
沙特马赞项目硫黄回收装置建设面临施工作业点多面广、安全管控难度大等诸多挑战,项目部聚焦施工管理创新和工效提升,从源头上降低施工作业层面的安全风险隐患发生频率,进而筑牢项目建设的安全管控防线。
今年1月,硫黄回收装置工艺管道施工全面展开,项目部积极创新施工技术管理模式,加快推广应用自动焊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先后调配30台国内最先进的自动焊机,提高工艺管道焊接工作效率,全力减少高处管道焊口数量,为降低高空作业风险隐患创造有利条件。
在进行技术管理创新的同时,项目部对高处作业、起重吊装频繁的施工专业进行模块化工效提升,通过在地面上对大型塔器设备、钢结构框架进行集中安装、集中焊接、统一就位的模块化施工方式减少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带来的风险隐患。
“现在高处作业明显减少,项目部通过技术管理创新提升管道焊接工作效率,将大部分工作量放在地面完成,高处作业风险隐患比以往降低了75%以上。”印度籍管道安装工程师阿吉特·苏甘介绍道。
据测算,项目部今年一季度减少各类安全风险隐患300余项,为中外参建员工营造了安全、平稳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