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在土壤等自然条件下,与微生物作用,降解成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化合物的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包装袋、餐具、片材等诸多领域。
芳烃,化学工业的重要根基,广泛用于三大合成材料及医药、农药、建材等领域。开发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更是保障我国纺织原料供应、产业链完整及经济结构安全的需要。第三代芳烃技术实现了关键核心装备的中国“智”造,我国芳烃成套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碳纤维,具有“轻、固、美”特点,能耐800摄氏度高温,被称为“黑黄金”,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车身制造等领域,经过多年攻关,中国石化碳纤维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跻身世界前列。
扯不断、割不破、泡不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建造中,成功吊起6000吨下沉隧道的吊带,是目前世界上强质比最高的纤维。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国家。
中空纤维来源于石油,结构类似于“通心粉”,具有不霉不蛀、轻质保暖、柔软蓬松的特性,主要用于制作保暖絮片和填充材料。
BOPE(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具有更好的强度、挺度、抗穿刺性能和耐低温冲击性能,广泛应用在大米包装、速冻食品包装等领域,可以降低包装厚度,减少塑料用量,经济实惠又绿色环保。
抗菌塑料是一种可以有效抑制材料表面细菌、霉菌、酵母菌甚至病毒繁殖的专用塑料。中国石化首次创新聚合装置工业化在线生产抗菌聚丙烯树脂,引领了国内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中国石化积极开展医用防护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口罩基材、防护服面料、隔离舱材料共计12个种类54个新牌号,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石化医用SEBS(一种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产品,作为含塑化剂软质PVC(聚氯乙烯)的替代品,用于医用输液管、输液袋,有关技术被列入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
中国石化围绕高性能液体橡胶技术成功开发出4个种类8个高端产品牌号及其生产技术,并将陆续实现规模化生产。该系列高端新材料将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军工、航天等5G高频通信,婴幼儿、食品、化妆品等环保要求较高的柔性印刷,以及高性能TPV(热塑性硫化橡胶)和绿色轮胎等领域,为我国信息产业安全提供了关键原材料支撑,将极大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端液体橡胶产品的需求。
PVA(聚乙烯醇纤维)光学膜是制造LCD(液晶显示器)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所用偏光片的关键材料,并广泛用于太阳镜、防眩护目镜、照相机和摄影机镜前的偏振滤光片、汽车头灯防眩目装置,以及各种偏振显微镜或检测仪器等领域。
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既有聚乙烯醇树脂的高阻隔性,又具备聚乙烯树脂的耐温和熔融加工的特性,广泛用于食品、药品、有毒易挥发物质的包装材料、输油管及汽车油箱等领域,既能大幅延长食品保质期、保鲜期,还可降低有害物质的挥发。
VAE(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系列是水基环保型乳液产品,具有良好的黏结性、成膜性、柔软性、耐候性、耐酸碱性,以及广泛的相容性等,广泛应用于高端黏合剂、涂料基料、织物复合、纸张施胶及纸张上光处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