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表面上看来,油气行业风平浪静,但石油公司们之间的私下较劲不是一般激烈。近日国际石油巨头们纷纷加速“圈地”。而中国第三大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油也不低调,早已开始了精心的谋划。
7月初,中国海油正式对外宣布:在中国海油天津LNG接收站,我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直径最大液化天然气(LNG)全容储罐成功升顶,该储罐容量高达16万方。尽管这不是什么大油田、大气田的发现,但这一进展对确立中国海油未来领先地位而言,其重要性不输发现一个亿吨级油气田。因为这标志着中国海油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具有LNG大型储罐设计施工和管理总包能力的公司。对中国LNG产业而言,可谓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这不仅再一次稳固了中国海油在中国LNG领域的王者地位,更为其在中国未来天然气领域建立独一无二的地位增加了不少筹码。
◆◆◆
中国海油的突围
天然气产业未来的壮大已成为国际共识,不论是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还是BP、道达尔、壳牌这样的国际石油巨头,近期都在加速天然气领域的布局。
尤其在天然气产业还相对落后的中国,更是这一产业的蓝海。在过去两年时间,中国密集出台了各种天然气利好政策。从事天然气业务的企业,极可能迎来一个暖春。
2016年,中国海油油气当量产量达到9650万吨,其中天然气产量占比20%。目前世界上几家典型的大型石油公司,天然气产量占比都已超过40%。很明显,中国海油相比之下天然气业务占比偏低,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还需提高。
但对中国海油来讲,这其中也有诸多无奈。因为中国的陆地天然气资源几乎全在中石油、中石化的掌控之中,中国海油起步较晚,难获取中国陆地天然气资源,旗下天然气资源量相对丰富的南海,勘探开发仅处于初级阶段,且难度较大。
没有资源优势,这决定了中国海油若要在天然气领域立足兴盛,必须另辟蹊径。在十多年前,中国海油就确立了利用沿海位置优势,从天然气下游领域开疆拓土的战略,以避开在上游领域同其他石油公司的正面交锋。由此,中国海油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LNG战略布局,成为中国LNG产业的先驱。
◆◆◆
从饱受质疑到迎来转机
中国的天然气进口主要有四条通道,其中有三条通道都是通过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第四条通道即通过海上进口LNG。
在国内没有天然气资源优势,利用海上进口LNG布局国内天然气市场,是中国海油突围的主要措施。
在本世纪初期,中国海油就开始谋划大量进口LNG。在2006年,中国海油成功建设了我国第一个LNG接收站——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开启了我国大规模进口国外LNG的时代。
中国海油随后成为了世界第三大LNG进口商,全球第五家拥有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公司。在其带领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LNG进口国,是继美国、德国之后全球第三个拥有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国家。
但在一段时间内,进口天然气价格上涨,中国国内天然气销售价格低于LNG进口成本,一度让天然气进口企业陷入压力,中国海油的LNG战略也饱受质疑。
尽管经受过一些挫折,但中国海油的天然气大计,今天还是迎来了重大转机。
7月初,就在中国海油宣布其最大LNG储罐升顶几天之后,中国发布了《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下称《意见》)。
中国计划,将在2020年,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实现10%,到2030年提高到15%。这意味着未来3年,中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可能增加1倍左右,这无疑将为众多的天然气企业带来前所有的机遇。
天然气消费增长,中国对进口LNG的需求无疑将要增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推进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
《意见》还提出,要鼓励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海外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LNG 采购以及LNG 接收站、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不仅仅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目前已有一些民营企业也建立起了完整的LNG一体化产业链,而且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天然气领域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幸运的是,在即将开启的激烈市场角逐中,中国海油早已确立了其领先优势。因为经过了十几年筹备,中国海油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LNG进口商。
而且借助在中国LNG领域的强大优势,中海油还实现了海外上游业务的拓展。其LNG发展战略,已见成效。
◆◆◆
借势LNG,拿下海外天然气田
中国目前近80%的LNG通过中国海油进口,LNG接收站运营数量和接卸能力在中国处于绝对第一的位置。中国海油运营的LNG接收站目前已有8个,LNG接卸能力达到每年3000万吨,约合3660万吨原油当量(相当于大庆油田的原油年产量)。中国海油深圳LNG已经机械完工即将投入试生产,漳州LNG和广西LNG正在建设中。
在LNG接收站建设方面,中国海油目前最强大的优势在于:中国海油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LNG接收站自主技术体系、能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并具备工程化能力的企业。
目前,中国海油已全面掌握LNG接收站项目投产调试的关键技术,并开创性地提出大尺寸低温管道氮气深冷方法,打破了以往类似项目依靠国外承包商提供技术服务的局面。
在LNG运输领域。在2016年4月,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最大LNG运输船“泛亚”在沪东中华船厂下水。包括泛亚号在内,中国海油已建成各类LNG运输及LNG动力船舶11艘,在建4艘,涵盖远洋大型LNG船、中小型LNG船、LNG燃料港作拖轮等。这些LNG运输船可确保中国海油在LNG购销合同中占据更多有利地位。
借助LNG下游产业链,中国海油成功将业务延伸到了天然气上游领域,拿下了海外天然气田的权益。中国海油旗下的气电集团,累计投资65亿美元,成为澳大利亚柯蒂斯天然气项目的第二大项目权益和投资方。
柯蒂斯是中国在海外首个世界级LNG生产基地,该项目是全球首个以煤层气为气源的世界级LNG项目。该项目在2015年5月20日,正式进入投产。
该项目的建成,让中国海油成为中国首个参与海外LNG项目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业务的企业,扩大了中国在全球LNG领域的话语权。
LNG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也让中国海油的天然气帝国初具规模。
◆◆◆
中国海油的天然气帝国
借势LNG中国海油的天然气帝国已初具规模,尤其在南方地区,中国海油参与了多个省份天然气大动脉的建设。
在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和海南省,中国海油参与建设的天然气管道,已投运的达到3556公里,在建的1386公里,共4942公里。一条纵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气大动脉已经基本建成。2016年7月下旬,中国海油累计向浙江管网输送LNG约1.43亿立方米,供应量最高峰达到了浙江全省需求量60%以上。
为了扩大在天然气领域的影响力,在推动天然气的消费上,中国海油也在积极布局。目前中国海油控股和参股经营了6家天然气发电厂,总装机规模国内第三,达到834万千瓦(投运695.5万千瓦,在建138万千瓦)。
其中,中国海油中山嘉明电厂装机规模达到了220万千瓦,2015年实现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成为国内第一家单厂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的天然气发电厂,创造了国内单厂天然气发电量的新纪录。
在车船燃料业务方面,中外运长航集团2013年还曾与中国海油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长江流域船用LNG产业链。中国海油由此进军内陆船舶燃料市场,将其“势力”范围延伸到了内陆地区。自2012年以来,中国海油共建成加气站155座,在建46座,共201座,服务运营车辆2.98万余台。
中国海油表示,车船加注业务发展迅速,将继续在长江、珠江、京杭运河等主要水系,推进船舶油改气、船舶LNG 加气站建设和LNG 示范船工作,努力巩固国内LNG 行业领军地位。
(源自石油link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华东天然气市场销量增速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