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estingEngineering网4月18日报道 英国南海岸已启动海洋碳吸收试验。SeaCURE项目开始运行,通过处理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处理后的海水泵回海洋,继续吸收大气中的CO₂。
这一小型试点项目由英国政府资助,是政府探索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重要举措。 启动该项目源于一项科学假设:从海水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效率可能远高于从空气中直接捕集。
海洋碳吸收潜能开发
在韦茅斯建立的试验工厂获得了300万英镑政府拨款,旨在验证这一假设的可行性——利用海洋天然的碳吸收能力应对气候变化。
数据显示,海洋每年吸收约四分之一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作为英国支持的15个规模化碳去除项目之一,SeaCURE专注于海水中高浓度溶解碳处理。
研究团队正在评估该技术对依赖溶解碳的海洋生物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该技术存在一定生态扰动风险,科学家正在开发预稀释等缓解方案。
目前该项目年碳去除量仅为100公吨左右,相当于100架跨大西洋航班的碳排放量。但基于全球海洋的庞大规模,SeaCURE团队认为该技术潜力巨大。
规模化应用蓝图
据BBC报道,SeaCURE在提交给英国政府的方案中称,若对全球1%的表层海水进行处理,该技术每年可吸收140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当前全球年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SeaCURE的技术原理类似于去除碳酸饮料中的气泡——利用可再生能源酸化海水释放溶解的二氧化碳,随后将处理后的海水回排海洋,使其通过自然过程重新从大气中吸收CO₂。
该技术将海水抽至陆上处理点,通过提高酸度使自然积累的CO₂以气体形式释放。释放后的CO₂被椰壳 炭吸附浓缩,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流以便安全封存。 处理后的低碳海水经碱性物质中和,恢复至正常酸碱度后重新排入海洋,继续通过自然过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碳捕集技术为航运、航空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提供了向零碳技术过渡的窗口期。研究表明,大规模碳去除可显著加速大气CO₂浓度向工业化前水平回归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