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反内卷”仍在持续,力度不断增强。
8月19日晚,工信部官微“工信微报”发文称,当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出席了上述会议并讲话,副部长熊继军主持会议。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关于此次相关座谈会的消息,自上周起就在业内流传。彼时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通知内容显示,工信部拟定于8月19日上午9:00,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西单办公区B206会议室组织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
当日早上8时许,界面新闻记者来到工信部门口,看到多辆车进入院内,但未见到光伏大佬在门口公开露面。之后,有不止一位光伏企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确认,公司一把手出席了上述会议。
同时,由于保密程度较高,有多家光伏企业对界面新闻表示,不清楚领导的参会情况。
一个多月前的7月3日,工信部也曾召开相关会议,彼时称为“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会上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竞争、行业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介绍企业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两次会议相比,最新会议的参与主体更多,不再局限于光伏企业层面。这表明光伏行业推进“反内卷”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强。
此前不少业内人士均提出观点,抵制恶性竞争不能仅靠民企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改变“唯价格论”的招投标方式,优化各方参与主体的作用,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
“工信微报”披露,8月19日会议要求,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规范产品质量。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四是支持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倡导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强化技术创新引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切实维护行业良好发展环境。
界面新闻了解到,此次会议的参会人员以及内容均严格保密,所以虽然市场“小作文”频出,但未有太多实质性内容流出,最终信息披露以官方渠道为准。
一位企业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这次会议召开后,有希望推动产业链价格进一步上浮。据其了解,部分发电企业人士也出席了当天会议。目前,头部厂商的报价已经接近全成本价格水平,随着各个环节“反内卷”的推进,会存在一定的涨价空间。
在该人士看来,昨天会议之后,业内对于“反内卷”的统一认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下游对涨价的接受度也可能随之提高。
但他也提及,从8月20日的二级市场表现看,效果不是非常强烈,后续还要结合会议内容、招标价格的落地同步观察。
近两日,市场有消息称,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各个环节的“反内卷”细则会议在进行和讨论中,但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8月20日,硅料价格再次上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5万-5.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79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05%。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5万-4.7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6万元/吨,周环比上涨3.37%。
硅业分会表示,一方面,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了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的决心,给市场释放了坚定“反内卷”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多晶硅企业协同限产限销,在供需方面缓解了市场压力。
限产方面,各家多晶硅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计划,前两家头部企业的减产力度最大,开工率下调将直接导致综合成本增加,“不得低于综合成本销售”的法规限制,导致市场预期价格继续上涨。
组件层面价格也进一步上浮。8月18日,华润电力2025年第2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项目开标,三个标段的投标报价均高于了0.7元/W。
其中,标段一投标报价0.677-0.776元/W,均价0.729元/W;标段二投标报价0.69-0.752元/W,均价0.729元/W;标段三投标报价0.673-0.744元/W,均价0.718元/W。
,新能源研究机构InfoLink显示,目前国内集中式和分布式项目均价分别为0.67元/W、0.69元/W,上述华润电力项目投标报价均高于当前市场均价。
不过,记者与多位业内人士沟通时了解到,后续价格传导情况仍需要看即将开标的华电集团20 GW组件项目,这是近日备受瞩目的大项目,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性质。如果该项目开标结果显示组件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提振业内“反内卷”信心。
中信建设证券指出,光伏自2023年以来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急迫性已十分强烈。后续光伏 “反内卷”政策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恶性竞争”,二是“产能整合,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以及行业自律”。
该机构亦认为,当前行业仍处于弱现实强预期状态,后续板块核心矛盾在于控产力度及能耗监察力度。